老子,中国古代思想家,孔子的老师,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,其著作《道德经》城被后人誉为哲理诗,虽只短短5千余字.却字字珠巩,句句玄妙,博大精深,涵盖天地。
老子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,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化思想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相传,在两千五百多年前,老于五十六岁那年,辞官不做,告老还家。一天,他骑上青牛,到秦国去讲学。走到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县),见地势险要,岭峻山高,城池威风,且吊桥高竖,无法通过。原来函谷关关令尹喜,夜观天象,见紫气横空,知道必有贵人来临。四处打听,得知是老子弃官西游,要从函谷关路过。尹喜早已仰基老子盛名,知道他生性善良,慈爱百姓,道高德崇、学问渊深,能知天上阴阳,人问祸福。尹喜打算留老子在函谷关小住,故才命人将吊桥竖起,以便发现老子。老子见无法通过,心急如焚,青牛善知主人心意,看到此种情况,两眼一瞪,尾巴一拧,四蹄顿生紫云.驮主人腾空而起。牛身下云朵涌动,错落连环,自东往西,越伸越长,霎时在函谷关上空仿佛搭起一座紫色的天桥。老子就这样过了函谷关。
尹喜听说老子骑青牛从城头上飞过,十分惊奇,就骑上白马,紧追老子。追了十二里,见老子骑青牛缓缓而行。尹喜急拜老子,再三恳求老子回关小住。老子盛情难却,答应了他的请求。尹喜对老子十分尊敬,不仅盛情款待,而且亲自铺床叠被,早晚问安。老子就在函谷关写下了 五千余字的《道德经》。书稿完成后,即辞别尹喜,骑青牛离开函谷关.继续西行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老子骑青牛过函谷”。
公众号
查看手机网站